查看原文
其他

娃如果问“妈妈,为什么别人家那么有钱?”应该怎么回答呢?

bing 英华兰DrBing 2021-01-21



中国娃的土豪梦


1


随着贫富加大,社会神经一直在“贫富”问题上绷得很紧。上月一篇神文《妈妈别人家好有钱》在朋友圈刷了屏。本Bing本着实事求是的吃瓜精神一探究竟。


还没有建立自己价值观的娃,提出让家长犯尴尬癌的问题,并引发媒体轩然大波,早已不是第一回。


不久前,中科院副研究员的幼儿园大班的儿子问父亲,“同学买了学区房可以升入好小学,为嘛爸爸你买不起?爸爸懒么? ” 求副研究员心理阴影面积。


作文课题目“我的理想”,武汉人民路小学一娃写到“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富豪,以后可以开名车住豪房。” 北京一本小学留言本因出格留言爆红:“加油!努力!为了人民币!”、“梦想将来有很多钱”。


近年来,孩子的价值观问题,牵动了无数家长的神经。


时代在进步,《妈妈 别人家好有钱》全文观点比起传统的谈钱伤感情老三篇“钱不会让你幸福”、“不要攀比”、“做一个好人才值得尊敬”这种逻辑智障的阿Q精神已经进步了一百年。



2


然后,此文引发了很多大号发文评论,从这些评论中,我又发现了不少隐藏很深的现代版阿Q精神。


首先,每篇文章都首先都忙不迭地教育娃:“有钱后,一定要像比尔盖茨一样做慈善,帮助需要帮助的人。” 


一、有钱人如果无私心做慈善,那是因为自己的需要已满足,要为钱寻找其他更有意义的用途,例如承担人类责任。


只要娃不偷不抢不犯法,钱赚到以后,爱买游艇爱泡妞爱做慈善是他的事儿,你操啥瞎心教育他回馈社会啊?是要做岳飞他妈呢?


钱还没见着呢就寻思“人类责任感”去了,你说是高尚呢,还是鸡蛋还没孵出来呢就吵吵着吃烤鸡还是喝炖汤呢。


二、每篇文章也一定会强调教娃要用“正义”的手段赚钱。这也真是够苦口婆心了。


想起一个做企业财务咨询的朋友跟我说,他有个客户做了个在线赌博网站,赚了六千万,结果一年后抓了蹲了。


教娃要用“正义”手段,说得好像“非正义”手段就没竞争、0成本、不需智商、零风险,谁乐意谁就能发财似的,真是可怜了那位坐牢的兄弟。


三、还读到一句听着特奇葩的话。孩子最后还是觉得“有钱真好”,作者说不过,就只好让步说:钱没有什么不好,有钱人也没有不好。。。


我也是听着醉了。你说教育孩子“当收银员没什么不好,送快递也没什么不好,都是正当职业” 那是教孩子平等待人;


套用句式教娃不要歧视有钱人你就不觉得逻辑上膈应么?还是我们又穿越到打倒走资派斗地主,有钱人遭殃的年代了吗?


3


所以,所有的这些文章的言论,一方面在温和地允许孩子觉得“有钱真好”,甚至鼓励孩子赚钱,自己好当富一代他妈。但潜意识里,是对金钱依然是恐惧厌恶,是仇富的。金钱和罪恶,依然是联系在一起的。钱在我们这代人潜意识里依然是原恶


但是,生活在商业社会的我们,明明看到钱的作用,明明感受到没钱的障碍。当观念中根深蒂固的厌恶,遇到我们潜意识中的渴望时,矛盾就产生了,随之而来的是深深的罪恶感


为了掩盖这种罪恶感,这些人不由自主,生拉硬扯地把“赚到钱一定要做慈善”、“一定要用正当手段赚钱”,“有钱人里也有好人”这种膈应的说法拿出来安慰自己那蠢蠢欲动的财心。(虽说,这样能避免娃发财后被一群仇富群众当街揍死,也不失为深谋远虑)


反正一谈钱,他们内心就两字:狼狈。


他们的难堪之处,并不是怎么对娃把人生观价值观讲清楚。


而是掩盖他面对的是罪恶感,还有当娃把自己和“别人家的爸妈”放在镁光灯下赤裸裸对比时,那种颜面无存。


4


这就是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在极短时间向自由经济意识形态过渡期间,大部分人共有的时代病。


共产主义唾弃财富:金钱是万恶之源,有钱人是黄世仁,没个好东西。


谁是好东西?看小学课本:志士在刑场上视死如归,英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,干部一生在边疆畚斗,科学家为了国家建设回国。。。人人为国,人人为党,千万不要为己!然后呢?没挂的志士的娃成了红N代,科学家在牛棚被斗死了,干部英雄没人记得了,一切又回到了从前。讲真,今天的娃要当土豪,和40年前娃要当烈士,当科学家,去边疆,我没看到啥本质差别。


而自由经济下,“世风日下”了!钱是整个社会正常运作的关键,亚当斯密老爷子说:每个人都勤勤奋奋赚钱,世界将成为美好的人间。人人为己,就是为国贡献。赚钱何止不可耻?赚钱简直光荣。


生活在经济社会,意识形态却其实还停留在三四十年前。相当于一部iphone手机,装的是80年代大哥大的操作系统,不死机才怪。


这就是我们这代人的时代病:人格分裂——世界观错乱,价值观撕裂。


然后投射到娃身上,再整出一个价值观撕裂的娃——恨富二代却又恨不得当富二代。



5


要停止这种尴尬,首先要升级自己的意识形态。


在过去一百年之前的接近一万年,人类的财富分配都是依靠“剥削”的。一批人依靠武力得到生产资源(土地),剥削大多数人的劳动力,或者像匈奴人直接攻城,抢掠然后屠城,用这样的办法高度聚累财富。


那个时候,蛋糕来来去去就那么大,财富总和是一样的,富人财富多了穷人就少了。博弈论叫做“零和游戏”(Zero-Sum),富人就是“坏蛋”,这说得过去。


现代社会技术革命后,游戏不一样了,奔驰做的汽车,比尔蜀黍搞的软件,华强北装的电脑,都是新产生的东西,创造出了新的社会总体财富,整个蛋糕面积大了,比尔蜀黍变有钱,但并没有让谁变穷,相反我们所有人日子都好了许多。 这就是博弈论的“非零和游戏”(Non-Zero-Sum)


这就是区别。


意识形态升级,第一是不要仇富。仇富首先就阻碍了形成加入富人行列所必须的心理素质。


第二是找到1)自己能实现又能2)产生足够安全感、幸福感的财富线。


例如说,不需太辛苦工作,一年能有X的收入,家里就能过得基本满意。如果收入要再往上走,就会付出代价风险,例如身体健康,家庭时间不足甚至巨大灾难。例如说想创业,或者家里公司想产业升级,或者做某种高利润投资,都可能把家庭卷入财务风险。做土豪是有代价的,不去细想,都看不到眼下的幸福。


找到这个X的值以后,就形成了自己的财富观,既可以面对比自己有钱几百倍几千倍的人无需难堪,但也能积极踏实地追求自己的财务目标。


6


回到一开始,当娃问关于钱的尴尬问题,该怎么回答呢?


我会这么回答。


娃问:“为啥谁谁家那么有钱啊?”


我会跟她以她的理解水平,简单分析谁谁家收入。如果是对方是固定职业者,则解释为什么每个职业收入不一样;如果对方是产业者,则讲解他家的生意和盈利模式,进而讨论为什么有的生意赚钱,有的生意不赚钱,什么是商业模式迭代,什么是技术变革,啥叫固定成本,边际成本,毛利净利等等。。。绝对以字面义理解题目。


娃不是对钱感兴趣吗?直接上干货啊。


如果娃问:为啥我们家没谁谁家那么有钱啊?


我会跟她解释每个人家庭背景,学历,所处环境,个人性格,能力,运气都决定了他赚钱范围。你爸的职业是YY,这个行业最厉害的人一年能赚XXX,不过这样可能会非常非常辛苦,每晚10点才能回家,每周都要出差,没办法像现在一样每个周末都陪你,身体也会受不了,你愿意吗?


PS:如果娃说:我愿意。


我会跟娃说:但我和你爸不愿意啊,you can you up 呗。喏,送你6岁生日礼物《国富论》一本并附送阅读指导免费服务, 祝你阅读愉快!





|这是DrBing公众号第386篇原创文章|


【知性逗比,欢迎关注】




相关荐书圣诞珍藏版闪烁美肌

从穷人变中产,从中产变有钱,是我身边大多数中国朋友经历的一条道路——中国至今是世界上机会最多的国家。几十年前我们没有财商的概念,全都靠悟性。今天如果不给于孩子“财商”这个至关重要的思维启蒙,就是坑娃。


推荐一套实用的财商启蒙书,Hermann Hesse出版社针对少儿的财商启蒙经典。


小时种下一个概念,长大另一种思维。



书商福利价:¥326(6折)市场价:¥507





↙↙↙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